工作坊 | 智慧力量之镜——融入日常保教管理的自我评价

 

 
 
“智慧力量之镜”工作坊纪实(一) 
 
WORKSHOP RECORD

2月1日上午,“智慧力量之镜”系列工作坊第一次活动在济南市历下区育德幼儿园(中央公馆园)顺利开展。活动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昊教授担任指导专家

刘昊: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

主持人:柴淑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破冰游戏

Ice-breaking game

提到评价您想到的是什么?督导检查?巡班指导?还是活动评价打分表?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从工作坊中寻找答案。

刘教授用一个轻松有趣的创编故事小游戏开启了本次活动。从小鼹鼠、巨齿鲨、霸王龙、小狐狸、玫瑰花到熊大熊二当保安、宇宙飞船载外星人......学员们天马行空、脑洞大开。

 
 

 

团队合作

Teamwork

紧接着,进行学员集体观摩教学片段,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感受环节。通过小组间的分享,大家学会了一锤定音、阐述具体的表达方式,也明白了可量化并不代表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准确。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掌握了评价的要义——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我们参悟教育的价值真谛;评价是一种工作方法,帮助我们化繁为简。评价就是一面“智慧与力量之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2年教育部发布《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政策要求健全幼儿园内部质量保障制度,强化幼儿园自我评价。目前自我评估的标准有哪些?如何将外来标准园本化?如何建构适宜的自我评估标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启了下午的学习之旅。刘教授对课堂评价编码系统(CLASS)的“土味改造”案例进行解读后,带领学员进行实操——从MOVERS的每个项目条目中提炼维度、萃取精华。头脑风暴后,学员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评估标准建构的理念。

 
 
头脑风暴

BRAINSTORM

学员认真交流精彩瞬间

学员展示分享精彩瞬间

 
 
 

 工作坊第一天活动精彩瞬间

期待学员贡献智慧,构建园本的保教质量标准环节。

 
 

 

首页    研修培训    工作坊 | 智慧力量之镜——融入日常保教管理的自我评价